經歷
臺灣電影導演,2009-2013年擔任金馬獎執委會主席,2020年獲得第57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目前是臺灣電影文化協會榮譽理事長。
具體事蹟
侯孝賢在1973年踏入電影界,擔任李行導演《心有千千結》的場記,藉此慢慢的累積經驗,1975年開始編劇第一個劇本是賴成英執導的《桃花女鬥周公》,並兼任副導演。在1980年,侯孝賢執導第一部電影作品《就是溜溜的她》(1981年上映)。然後在1983年,他投資拍攝《小畢的故事》,擔任副導演與編劇,自此開啟「臺灣新電影」風潮。同年與另外兩位導演萬仁跟曾壯祥合拍的《兒子的大玩偶》,是第一部全臺語發音的文藝片,開始小有名氣,並且開始拍攝寫實性較高的電影,例如《風櫃來的人》和《冬冬的假期》。《風櫃來的人》也獲得法國南特三大洲影展最佳影片獎。 在戒嚴風氣漸退之下,侯孝賢首先拍攝了自傳性的電影《童年往事》,由於內容涉及批判當時的國民政府,他在尋找合作的過程十分艱辛。後來他又拍攝《戀戀風塵》,打破了過去國片過度矯情、虛偽的內容,是一部著重寫實的文藝愛情片,並受到許多國際影評及大導演的喜愛(例如羅傑·艾伯特及馬丁·史柯西斯就曾在影評節目上提到這部片子)。 真正使侯孝賢在國際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是臺灣三部曲(或稱悲情三部曲《悲情城市》、《戲夢人生》與《好男好女》),確立了臺灣電影大師的地位。其中《悲情城市》是第一部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台灣電影。而《戲夢人生》則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獎。侯孝賢擔綱監製的《大紅燈籠高高掛》也曾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海上花》(1998)以19世紀末的舊上海為背景。2001年,侯孝賢執導了一部紀念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100年誕辰的日語電影《珈琲時光》。2005年,侯孝賢執導電影《最好的時光》,該片講述了三個時間段(1966、1911、2005)的三段愛情故事,皆由演員張震、舒淇主演;此片也普遍被認為是侯孝賢創作歷程的總回顧。 侯孝賢在2006年前往法國拍攝法語電影《紅氣球之旅》,首度與法國巨星茱麗葉畢諾許合作。2007年,應坎城影展之邀,執導坎城影展60周年紀念短片集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Chacun son Cinéma)之一的《電姬館》。他在2009年開始擔任金馬獎執委會主席,2014年金馬獎執委會主席職務由張艾嘉接任。侯孝賢於2010年執導上海世界博覽會台北館的導覽影片。2015年《刺客聶隱娘》入選坎城影展競賽單元角逐最高榮譽金棕櫚獎,最終獲得最佳導演獎,侯孝賢成為史上第二位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的台灣導演,前一位是楊德昌。
獲獎紀錄
年份 |
頒獎典禮 |
獎項 |
影片 |
1993 |
第46屆坎城影展 |
評審團獎 |
戲夢人生 |
2015 |
第68屆坎城影展 |
最佳導演獎 |
刺客聶隱娘 |
1989 |
第46屆威尼斯影展 |
金獅獎 |
悲情城市 |
|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 |
|
|
|
西阿克特別獎 |
|
1986 |
第36屆柏林影展 |
費比西獎新電影論壇 |
童年往事 |
1983 |
第20屆金馬獎 |
最佳改編劇本 |
小畢的故事 |
1984 |
第21屆金馬獎 |
最佳改編劇本 |
油麻菜籽 |
1985 |
第22屆金馬獎 |
最佳原創劇本 |
童年往事 |
1989 |
第26屆金馬獎 |
最佳導演 |
悲情城市 |
1995 |
第32屆金馬獎 |
最佳導演 |
好男好女 |
1998 |
第35屆金馬獎 |
評審團大獎 |
海上花 |
2005 |
第42屆金馬獎 |
年度最佳台灣電影工作者 |
最好的時光 |
2015 |
第52屆金馬獎 |
最佳劇情片 |
刺客聶隱娘 |
|
|
最佳導演 |
|
|
|
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 |
|
2020 |
第57屆金馬獎 |
終身成就獎 |
|
1984 |
第29屆亞太影展 |
最佳導演 |
冬冬的假期 |
1995 |
第40屆亞太影展 |
|
好男好女 |
1998 |
第43屆亞太影展 |
|
海上花 |
2016 |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 |
年度港台導演獎 |
|
2005 |
第24屆伊斯坦堡國際電影節 |
最佳電影金鬱金香獎 |
咖啡時光 |
2014 |
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 |
終身成就獎 |
|
2016 |
第10屆亞洲電影大獎 |
最佳導演 |
刺客聶隱娘 |
|
|
最佳影片 |
|
1985 |
第38屆盧卡諾影展 |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特別提及 |
冬冬的假期 |
2007 |
第60屆盧卡諾影展 |
終生成就獎榮譽金豹獎 |
|
2005 |
第1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
黑澤明獎 |
|
2001 |
第6屆釜山國際電影節 |
榮譽獎 |
|
2004 |
第9屆釜山國際電影節 |
亞洲年度電影人獎 |
|
|
其他
1999年,獲得福岡亞洲文化獎大獎。 2005年,獲得第九屆國家文藝獎。
2007年11月,獲得香港浸會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並出任香港浸大電影電視系MFA 課程榮譽顧問,並舉行為期四日的侯孝賢導演大師班。
2011年10月,獲得第六屆總統文化獎文藝獎。
2013年4月,獲得第三十二屆行政院文化獎。
2015年9月,擔任威尼斯影展評審團成員。 2020年,獲得洛杉磯影評人協會頒發2020年獎項(英語:2020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的終身成就獎。
政治與社會活動
1992年,參加朱高正所創的中華社會民主黨,並參選中華社會民主黨的不分區國大代表。
2003年,發起族群平等聯盟,參與臺灣民主學校推薦藍博洲等人選。
2003年,參與民主行動聯盟的活動。
2005年,支持「張亞中等150人聯盟」(民主行動聯盟)參與2005年5月參選任務型國大代表。
2008年,聲援反對臺北縣三鶯部落拆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