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台灣貢獻獎得主 - 科學月刊社

《科學月刊社》為隸屬於【財團法人台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之執行單位,每月產製出版《科學月刊》(1970年創刊)、《科技報導》(1982年創刊)兩份刊物,數十年來按月出刊,從不缺期。兩份刊物長久以來透過臺灣科學家們的原創寫作,在專業企劃、編輯、設計與出版後,成為臺灣科學家對社會大眾的知識分享平台。從1970年迄今,科學月刊社於沒有企業財團、沒有政府常規預算支持、甚至是沒有老闆的狀態下,於橫跨四代、接近一萬人次的臺灣科學家接力合作下,為臺灣撰寫了超過六千萬字的科普文章。

這個看似平凡的堅持,是由一百零四位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開始的。1969年的2月,林孝信當時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有感於臺灣科學教育落後而留學生思想分歧,與同為留學生的曹亮吉、李怡嚴、賴昭正、劉源俊及散於美國各地的友人商議後,決定為臺灣出版《科學月刊》。1969年9月15日第零期出版(列有共同發起人國內外共一百零四人)受到各界好評,1970年1月1日,《科學月刊》在臺北市正式創刊。其後每期稿件由芝加哥聯絡中心彙集整理,寄到臺北出版。1970年底,美國留學生界發起保衛釣魚台運動,在當時臺灣政治戒嚴的氛圍下,創辦人林孝信被列入「黑名單」,被迫放棄美國芝加哥大學未竟的學業,不具任何國籍身分地在美國滯留長達21年。

《科學月刊》在創刊時的銷量曾接近兩萬份,臺灣所有高中幾乎都有訂閱,但因為此一事件,臺灣的情治單位行文各學校說《科學月刊》有「為匪宣傳」之嫌後,讓科月的銷售受到嚴重影響。所幸彼時在李怡嚴擔綱,張昭鼎、黃仲嘉、楊覺民、陳國成、石育民、石資民、劉凱申、宓世森、陳讚煌、王亢沛、劉廣定、徐道寧、胡芷江諸位在台學者的協助下,《科學月刊》的編務成功從美國移到了臺灣。1970年12月【臺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成立,將《科學月刊》隸屬於該基金會。雖然數度遭遇經營危機,幸賴大家無私地共同努力,克服艱困。五十多年來不斷有新血熱情投入,直到現在,這本刊物仍然是由臺灣年輕人的熱情繼續接棒維持。不管是擔任刊物總編輯、編輯委員或是擔任基金會董事長、董事,理事會理事長、理事等職,大家完全是無給職的奉獻,一棒接一棒的傳承熱情,成為這個實際上沒有老闆的民間出版社能夠持續經營的關鍵力量。

臺灣出版市場中的科普刊物雖多,但絕大多數皆是國外科普雜誌的翻譯版,只有《科學月刊》與《科技報導》是現今臺灣出版界純粹由臺灣的科學家自己撰寫的科普雜誌,數十年來沒改變過這個堅持。科月與科報多年所耕耘的,不僅是科學知識傳播的平台,也是臺灣的科學與文化、科學與社會對話的平台。從宏觀的角度來說,每一期的內容除了反映當時世界科學的潮流外,更反映身處其中的臺灣科學家之詮釋角度;不只記載世界的科學新知發展,更記載臺灣數十年來的科學文化演變,以及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科學介入軌跡。這樣的努力堅持,也反映在諸多獲獎的紀錄中,《科學月刊》迄今已獲得五次金鼎獎的肯定(1976、1984、1986、1990、2020年)、2021年獲得第六屆堉璘臺灣奉獻獎鼓勵獎、2023年獲得第十六屆TCSA臺灣企業永續獎銅獎(永續報告類 — 政府、政黨、NGO第2類),2024年更獲得金鼎獎雜誌類主編獎。

《科學月刊》與《科技報導》不僅是科學傳播的平台,也是社會公器的媒體,五十多年來持續基於良知善盡媒體言責。1980年代紅樹林保育運動發生時,科學月刊社透過專業報導,讓當時還未受重視的環境保育議題得以開啟討論,最後留住了紅樹林生態區,沒有開發成住宅。1989年國科會提出以五年一百億元的經費,計畫自行設計製造與發射衛星,此一未成熟的構想提出後,當時參與科學月刊社的學者群發表公開信質疑這項計畫,批評政府決策過程草率,這是臺灣學界對政府科技政策積極表示專業意見的代表性事件。又如2016年爆發的臺大論文造假案,科學月刊社以深入追蹤的報導與評論,持續關注此案的發展;包括邀稿、讀者投書、總編輯具名發表的相關文章超過60篇,涵蓋層面包括事件歷程記錄、科學事實釐清、學術倫理教育、學術監察制度的建立與執行之批判。這是臺灣科學媒體首次對學術倫理有如此深度與廣度的報導,也促成了教育部與科技部在相關制度上的諸多變革。

五十多年來,科學月刊社一直維持著「沒有老闆」的特色,純由熱心科學教育的專家學者自發性的參與,共同為理想奮鬥;成員來自各方,集思廣益,各人量力而為,前仆後繼,只有意見與貢獻,沒有爭權與營利。1969年《科學月刊》第零期試印本出版,一百零四位發起人全體具名,共同在該期雜誌的第四頁寫下了〈寫在零期出版之前〉一文,其中一段寫道:「所以,我們要辦一份科學月刊,不僅要作為學生們的良好課外讀物,也要成為一項有效的社會公器;不但要普及科學,介紹新知,並且要啟發民智,培養科學態度,為健全的理想社會奠定基礎。」此一豪情的理想,將繼續透過科學月刊社在臺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