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台灣貢獻獎得主 - 陳雲址(特別獎)

不願荒蕪 只願燒盡
國防醫學系畢業的陳雲址醫師,1972年在台北長春路開設診所,按著聖經的教導,以「信、望、愛」為開業精神,將診所命名為「信望愛眼科診所」,在他專業有術和親切待人的看診態度下,很快地名聲傳遍台北,成為了當時著名的眼科診所,最高紀錄曾在一天內看了兩百多位病人。開業的同時也持續參與離島地區的眼科義診工作,盡忠職守且拼命三郎的他,在長年的忙碌與奔波下,身體罷工,亮起紅燈。1990年,患猛爆性肝炎的陳醫師,不得不從第一線下線,赴美養病。

在美國養病的第三年,他與妻子一如往常早起讀聖經,讀到馬太福音二十五章關於按才幹受責任的經節(14-30節),突然有個聲音撞進腦海:「你就是那個將一千銀子藏在地裡的僕人,上帝給你恩賜,你為何任它荒蕪?」「回想起從考進醫學系到成為獨當一面的專科醫師,一路多麼的不容易,是上帝的恩典帶領我能夠走到如今,我不應該讓自己的眼科技術荒蕪。」他開始想著下一步該怎麼做。腦中更浮起馬偕博士「寧願燒盡,不願銹壞」的精神,經過禱告後,1993年陳醫師和妻子決定動身返回台灣,馬不停蹄地在台灣找尋一個「沒有眼科、同時也能夠傳福音的地方」。


我要去一個台灣沒有眼科醫師的地方
回到台灣後,他想起在美國曾聽過恆春基督教醫院的簡肇明董事長分享恆基的缺乏,便前往恆春了解狀況。也就是這一次的機會,讓參與在其中的陳醫師夫婦深深地被感動。早晨七點半的晨會,恆基人唱著詩歌、為這個地方的需要禱告,更透過聖經來鼓勵彼此,在工作當中互相加油打氣;讓人更感動的是,當時住院病人出院之後,隔天醫師和牧師就前往患者家關心、拜訪,詢問恢復的狀況,也為病人禱告,更前往許多獨居長者家探視。「通常病人返家後不會再進一步聯繫、關心,但恆基卻持續關心,甚至到家裡關懷、追蹤。」就是這兩幕讓陳雲址醫師下了決定「留下來。」
1994年 2月眼科順利開診,以過去開立診所的經驗,從籌劃到開診,不假他人之手,陳醫師親自設計規劃動線,並把在台北開業使用的眼科設備搬到恆基,訓練同仁使用眼科的儀器和設備。


點亮恆春 光明再現
恆春半島因為缺少眼科醫師,民眾若眼睛出了問題,沒辦法在第一時間處理,就算要送去醫院,以當時的交通條件來說,也需要坐車、轉車,就醫至少需要花上4小時。因為距離醫院較遠,因此發生眼疾而沒辦法及時救治挽回的狀況時有耳聞;加上盛產洋蔥的恆春,蔥農常被洋蔥膜上的真菌感染進而失明,以致有人稱恆春為「瞎子村」。
陳雲址醫師參與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衛生研究所「洋蔥作業人員角膜感染研究」計畫,積極防範洋蔥工人的失明危機,協助研究單位找出致病的病菌。爾後,更研發出護目鏡,來有效地去預防洋蔥工人或協助採收的軍人,因角膜潰爛導致失明的危機。


情牽恆基 醫病醫心
因為深耕台灣尾,所以了解在地需要。陳雲址醫師的門診時間從不停掛,因為他擔心許多從山區遠到而來的患者還沒看診就只能無「藥」而返,可惜了舟車勞頓的時間和金錢。
2016年恆春遇上百年大颱風莫蘭蒂,急診進來一位被招牌割傷眼球的居民,八旬的陳醫師接獲通知後不畏風雨返院,他先是越過路上被強風吹垮的鐵皮,再來是風雨弄的他滿身濕,但陳雲址醫師仍然踩著步伐直直踏向急診,為病人仔細檢查、處理患部,患者最後帶著感謝和安心返家。他知道病人的需要,他的心為此焦急,「如果我不看,那民眾要怎麼辦呢?」

陳醫師心繫春半島鄉親的需要,面對醫療人力的短缺,他向身旁同為醫師的同學、學弟分享恆基的需要,希望能藉著更多醫師來到恆基服務,提升醫療服務量,更多照顧台灣尾的醫療需要。恆基第二位眼科醫師鄭立智醫師就是在他的鼓勵之下來到恆基服務。只要有機會可以和年輕醫學生對話,陳醫師總以「大學長」的身分期勉醫學生在學生時期要認真儲備自己的專業能力,更鼓勵醫學生將價值建立在有需要的地方,看見也回應需要。

而兩度擔任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的陳雲址醫師,延續早期芬蘭宣教士照顧台灣尾的精神,也積極推動與發展弱勢照顧的工作,並且親力親為與同仁至台灣各地傳遞恆春半島弱勢群族的需要,穩定發展關懷與照顧的事工,包括邊緣戶、弱勢家庭學童、獨居長者及新移民女性的照顧。
 

不言退 因為需要還在
陳雲址醫師行醫超過60年,其中30年在恆春基督教醫院服務。90歲對許多人而言早該是一個在家享受天倫的年歲了,但陳醫師僅能透過視訊與在美國的家人互動。面對「要不要退休?什麼時候退休?」這個問題,他的祈願是「只要多活一天,就要多服事一天。」「一路走來有累的時候,卻沒有苦的時候。」他深信,每天能夠醒來,還能夠拿起眼科器械為病人診治、檢查,他說「這是上帝給的恩典」,他要將這份愛與恩典,繼續透過在恆基的日子裡,與恆基同工共同地努力分享給恆春半島需要的人。他說,以醫療傳道照顧國境之南居民的健康,是他不願推諉的責任。